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总结以往教学中存在的“堵点”“痛点”问题,围绕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展开深入研讨。
教师们梳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: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结合不足、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不高、部分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认识不到位等。对此,授课教师达成共识:需在继承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,深化师生“同学同研同讲”,来持续推进教学改革。
首先,师生“同学”。通过布置读书报告,师生实现教学相长,共同学经典原著、学党的创新理论。师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、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研习与交流,通过学经典、悟原理来凸显“原理”课的理论性。 以“原著+原理”为载体,通过读原著、悟原理,将理论学习与价值塑造深度融合,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。
其次,师生“同研”。“同研”是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或学生的思想疑惑、认知难题等,从“原理”课的角度及时给予阐释和回应,以“同研”破解现实之问。通过课堂讨论、课堂辩论等方式促进观点、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,增强课程的思想性、针对性。例如在专题资本主义论中,针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、意识形态与西方社会的乱象,透视资本主义民主、西方“人权”的虚伪性。通过主题研讨会,有助于师生实现由学习原理到应用原理的积极转变。在专题共产主义论中围绕学生的思想困惑,从“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”、“怎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”来层层发问,深入分析,增强理论的彻底性,增强课程吸引力。
最后,师生“同讲”。根据每一专题的学习内容,设计15个课前演讲的主题,以小组为单位布置给学生,学生制作演讲课件和形成讲稿,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课堂汇报。以“同讲”激活课堂主体,极大提高学生积极性,使学生变听课为讲课,教师给予学生选材、构思、讲授等方面的指导,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点评,选拔学生代表与教师同上一堂课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增强课程的亲和力。
本次备课会进一步明晰了“原理”课教学课程改革路径,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学期教学,持续深化师生“同学、同研、同讲”模式,推动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真正成为“入脑入心”的铸魂育人关键课程。
(初审孟宝芬、复审王佳健、终身薛丽)